临床常用 5 种抗凝剂使用要点,一文讲清

临床常用 5 种抗凝剂使用要点,一文讲清

并发症

出血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(HIT)、脂代谢异常、骨质疏松、低醛固酮血症等。

处理

① 出血可使用鱼精蛋白 1 mg 拮抗 100 U 普通肝素比例计算剂量,进行拮抗;

② 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 HIT 的患者,应立即停用肝素类药物,并使用凝血酶直接抑制剂阿加曲班、Xa 因子抑制剂达那肝素、磺达肝癸钠或甲磺酸萘莫司他等,但使用半衰期短的抗凝剂(如阿加曲班、甲磺酸萘莫司他)时,在 RRT 间期仍需全身抗凝避免血栓栓塞。既往存在 HIT 的患者,RRT 时应尽量避免再次暴露于肝素类药物。

二、低分子肝素

低分子肝素是从普通肝素经过酶解纯化制造的小片段肝素,分子量约 4000~6000 道尔, 且全长片段至少 60% 分子量小于 8000 道尔顿的肝素盐, 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的首选抗凝药物。

与普通肝素相比,低分子肝素与内皮细胞、血浆蛋白及血小板的非特异性结合较少,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,缩短了起效时间,也减少了透析器表面纤维蛋白沉积,但目前仍无充足证据证实,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滤器寿命及出血事件上存在差异。

低分子肝素半衰期为 2~4 h,由于主要由肾脏清除,在肾功能不全及透析患者中代谢明显延长,过量使用存在出血风险。

用法与注意事项

一般给予 60~80 IU/kg ,静脉注射。

血液透析、血液灌流、血浆吸附或血浆置换的患者,无需追加剂量。

CRRT 患者,可每 4~6 h 给予 30~40 IU/kg 静脉注射,治疗时间越长,给予的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。

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浆抗凝血因子 Xa 活性,根据测定结果调整剂量。

并发症

出血、HIT、低血压、过敏反应。

处理

① 存在出血风险可使用鱼精蛋白中和,但效果有限。每 0.5~1.0 mg 鱼精蛋白中和 1 mg 依诺肝素,每 1 mg 鱼精蛋白中和 100 U 达肝素钠。

② 对使用鱼精蛋白效果不佳的患者,可考虑补充凝血因子 Ⅶa。

③ 不推荐既往存在 HIT 病史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。

三、局部枸橼酸盐(枸橼酸钠)抗凝

钙离子是凝血级联反应中的必需因子,枸橼酸钠通过可逆性螯合体外循环中的钙离子达到抗凝效果。

枸橼酸钠抗凝作用仅局限于体外循环, 患者体内凝血功能未受损害。 证据表明,与肝素相比,枸橼酸钠可减少出血并发症和输血需求, 同时延长过滤器寿命。

用法

用于血液透析、血液滤过、血液透析滤过或 CRRT 患者。枸橼酸浓度为 4%~46.7%,以临床常用的一般给予 4% 枸橼酸钠为例。

① 在使用无钙透析液/置换液时 4% 枸橼酸钠 180 ml/h 滤器前持续注入,控制滤器后的游离钙离子浓度 0.25~0.35 mmol/L;

② 在静脉端给予氯化钙生理盐水(10% 氯化钙 80 mL 加入到 1000 mL 生理盐水中)40 mL/h 或 10% 葡萄糖酸钙 25~30 ml/h,控制患者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1.0~1.35 mmol/L;直至血液净化治疗结束。

也可采用枸橼酸透析液/置换液实施,或采用含钙透析液/置换液进行体外枸橼酸局部抗凝。

注意事项

无论采用何种透析液/置换液,均应控制体外循环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在 0.25~0.35 mmol/L,否则达不到抗凝作用;控制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1.0~1.35 mmol/L,否则将增加出血风险;

并且临床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时,需要考虑患者实际血流量、并应依据游离钙离子的检测相应调整枸橼酸钠(或枸橼酸透析液/置换液)和钙剂的输入速度。

治疗过程中,如果管路动脉端或患者静脉采血检测的总钙/游离钙(TCa/iCa)>2.5,提示机体不能及时充分代谢枸橼酸盐,应减少枸橼酸钠输入剂量或停止治疗。

需要注意的是:使用 1 mmol 的枸橼酸盐抗凝治疗,最终体内将增加 3 mmol 钠、1.5 mmol 钙和 3 mmol 碳酸氢根。因此,单纯血液灌流、单纯血浆吸附或双重血浆置换时,不宜采用枸橼酸钠抗凝。

并发症

代谢性碱中毒、代谢性酸中毒、低钙或高钙血症、低镁血症、高钠血症、营养及血糖紊乱。

处理

① 代谢性碱中毒:降低血流量,减少枸橼酸盐输注速度,增加透析液或置换液流量,降低透析液和置换液的碱基和钠离子含量等。

② 代谢性酸中毒:

a. 枸橼酸盐不足:增加血流量及枸橼酸盐输注速度、减少透析液及置换液流量、增加透析液或置换液碳酸氢盐浓度、额外补充碳酸氢钠等;

b. 枸橼酸代谢减少、枸橼酸钙蓄积:在肝功能受损、严重低氧血症、循环衰竭等情况下常见,伴有离子钙水平下降而总钙水平增加。总钙/离子钙 > 2.1 存在枸橼酸蓄积倾向,总钙/离子钙 > 2.5 提示枸橼酸蓄积,调整措施有减少血流量及枸橼酸盐用量,增加枸橼酸钙清除等。

③ 低钙或高钙血症:准确分析原因,对症处理。

④ 低镁血症、高钠血症:补充镁离子、调整置换液及透析液中钠离子。

四、阿加曲班

阿加曲班是一种合成小分子药物,分子量 527 道尔顿,可与凝血酶催化位点可逆性结合,抑制血纤维蛋白的形成、凝血因子Ⅴ、Ⅷ、PC 的活化及血小板聚集。

阿加曲班主要由肝脏代谢,高通量透析时很少清除,血液透析滤过影响不确定。肾功能正常人群半衰期 15~30 min,血液透析患者中半衰期为 35 min。

用法与注意事项

血液透析、血液滤过、血液透析滤过或 CRRT 患者,一般首剂量 250 μg/kg、追加剂量 2 μg/(kg•min),或 2 μg/(kg•min) 持续滤器前输注;CRRT 患者给予 1~2 μg/(kg•min) 持续滤器前输注;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前 20~30 min 停止追加。应依据患者血浆 APTT 的监测来调整剂量。

并发症及处理

出血是阿加曲班主要并发症。尚无拮抗剂,发生出血后减少剂量或停药止血。

五、甲磺酸萘莫司他

甲磺酸萘莫司他是一种合成的短效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,具有多靶点抗凝效应,作用于凝血酶、 Ⅶa、Ⅹa 和 Ⅻa 等关键凝血因子,可用于体外循环的抗凝。

萘莫司他在体外循环中注入血液后即开始降解,血液净化还通过弥散、对流和吸附等方式清除相当比例的萘莫司他,少量进入体内后则通过肝脏和血液快速降解,半衰期仅 5~8 min,对体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,因而具有体外局部抗凝特性。

与其他抗凝剂应用于全身抗凝相比,萘莫司他显著降低出血发生率,不仅适用于常规血液净化抗凝,还适用于存在出血风险和活动性出血的患者。目前,萘莫司他已应用于除活性炭吸附以外的所有血液净化模式。

用法与注意事项

① IHD(间歇性血液透析)

甲磺酸萘莫司他 20 mg 先用 5% 葡萄糖溶解,然后加入 0.9% 氯化钠注射液 500 mL 中,预充体外循环和透析器。体外循环建立后,以 20~50 mg/h 的速率通过动脉端持续输注;维持活化凝血时间(ACT)在 140~180 秒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为基线的 1.5~2.0 倍。

② CRRT(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)

以 0.1~0.5 mg/(kg•h) 的剂量持续输注,无首剂负荷;维持 ACT 在 180~250 秒或 APTT 为基线的 2.0~2.5 倍。

并发症

偶见恶心、呕吐、 血小板减少、白细胞减少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、高钾血症、低钠血症、肝功能异常等。

处理

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停止给药。甲磺酸萘莫司他罕有过敏反应,个案病例报道显示其可导致休克、呼吸困难,甚至心脏骤停等,应立即停药并避免再次使用。

六、前瞻抗凝药物

1、反义寡核苷酸(ASO)

ASO 是针对特定基因表达的调控工具。FXI 是 FXIa 的前体形式,而FXIa是一种由肝脏主要合成的丝氨酸蛋白酶,在凝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除了激活因子 IX 外,FXIa 还能激活因子 V、VIII、X 和 XII,并且能够抑制凝血调节因子。

ASO 属于 FXI 的一种,如 IONIS-XIRX 和 Fesomersen,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。

IONIS-FXIRX 是首个进入 2 期临床试验的 FXI 靶向 ASO。它通过靶向肝脏中的 XI 因子 mRNA,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血浆中的 XI 因子浓度。血浆浓度的最大降低通常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 3 ~ 4 周,并且在停止治疗后,效果可以持续数周。初步研究结果显示,血液透析对 IONIS-FXIRX 的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没有负面影响,并且能够有效减少透析通路的凝血事件。

Fesomersen 是第二代 ASO,通过与肝脏中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,这种结合形式的 ASO 比未结合的分子更有效。最近的一项 II 期剂量范围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新型因子 XI 抑制剂 Fesomersen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试验结果表明,在 307 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,因子 XI 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,且出血事件并未增加。

IONIS-FXIRX 是首个进入 2 期临床试验的 FXI 靶向 ASO。它通过靶向肝脏中的 XI 因子 mRNA,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血浆中的 XI 因子浓度。血浆浓度的最大降低通常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 3 ~ 4 周,并且在停止治疗后,效果可以持续数周。初步研究结果显示,血液透析对 IONIS-FXIRX 的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没有负面影响,并且能够有效减少透析通路的凝血事件。

Fesomersen 是第二代 ASO,通过与肝脏中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,这种结合形式的 ASO 比未结合的分子更有效。最近的一项 II 期剂量范围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新型因子 XI 抑制剂 Fesomersen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试验结果表明,在 307 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,因子 XI 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,且出血事件并未增加。

2、单克隆抗体

Xisomab 3 G3 是一种重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,它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阻断 XIIa 因子介导的 XI 因子激活,但不抑制凝血酶激活 XI 因子,也不抑制 XIa 因子的促凝作用。

该药物抗凝效果持久,在最高剂量后抗凝作用可以维持超过一个月。在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,无肝素透析开始时给予单剂量 Xisomab 3 G3 后,血液透析回路中血凝块的形成显著减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