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当初为什么会放走关羽,原因很现实

曹操当初为什么会放走关羽,原因很现实

在三国时期,曹操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与军事统帅,从众多军阀中脱颖而出,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。这一成就的背后,离不开那些忠心跟随他的人们。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协助,曹操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他的霸业。尽管在《三国演义》中曹操被描绘成了一位奸诈的小人,其实他在现实中更接近一位真正的君子。虽然曹操身上也有一些缺点,但人无完人,尤其是在与董卓、袁术、刘备等同代枭雄的比较下,曹操无疑更具魅力和能力。在他对待人才的态度上,曹操甚至远胜于刘备。曾有言,曹操表示:“只要是有才能之人,我都希望能够将其招揽入麾下,哪怕此人曾经有过不光彩的行为。”

由此可以看出,曹操对人才的渴求已经达到“饥不择食”的地步。正是这种极大的吸引力,促使众多仁人志士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,为曹操征伐中原,立下赫赫战功。许多人将曹操称为小人,但若他真是小人,又何以能吸引如此多的杰才心甘情愿为之效力呢?曹操有时甚至会认为若无法将某人才用之于己,宁可选择毁掉他。毕竟“宁我负天下人”的宣言并非空穴来风。然而,这样一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肆意对待人才的人,为什么又愿意放走关羽呢?

曹操对关羽的评价极高,他曾表示,蜀地虽小,能称得上名将的也只有关羽一人。这说明在曹操心中,刘备的部下中无人与关羽相提并论。关羽作为当时的猛将,曾在战场上驰骋,屡次勇敢地斩下敌将的首级。关羽在被迫跟随曹操的那段日子里,曹操对其礼遇有加,甚至将自己的名马赤兔赠与关羽,这足见曹操对其才华的珍视。可是,在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之后,关羽还是选择了离开曹操。那么,曹操为何放走了关羽呢?

展开全文

放走关羽意味着向敌人提供了壮大力量的机会。曹操若想留住关羽,虽然他能力超群,但关羽也逃不过曹操的掌控。然而,果然如曹操所料,后来关羽在战斗中给了曹操不少麻烦,但曹操从未对放走关羽感到后悔,因为他欣赏关羽的忠义与品格,认为如此优秀的人才值得予以宽待。而关羽日后在华容道时放曹操一马,似乎也印证了曹操当初的抉择种下了善因,最终收获了善果。其实更重要的是,曹操在那时别无选择,必须放走关羽。彼时他正与袁绍对峙,兵力不足,难以对抗强敌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妥善对待关羽有利于稳定军心,让手下将士看清曹操的品行。同时,这也使袁绍的部将们能看到,曹操愿意所谓“以往不计”,此举间接削弱了袁绍的统治力量,因为袁绍的部下也存在内部分歧。如果有更受欢迎的将领转而投奔曹操,那就十分划算了。此外,曹操也看出了刘备的野心,刘备此时恰巧在袁绍身边。他放走关羽,使得关羽成为刘备的助力,这样一来,刘备必会摆脱袁绍的束缚。曹操对此的判断十分精准,战争尚未开打,刘备便以此为借口带着关羽等人逃离,这一举动立即动摇了袁绍的军心。归根结底,曹操放走关羽的重要目的,也是为了日后的战争胜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关于电容隔直 【转某位牛人回帖】
bet3365也可以

关于电容隔直 【转某位牛人回帖】

📅 07-05 👁️ 450
土居忍士
bet3365也可以

土居忍士

📅 07-16 👁️ 4154
苏尼加道歉后仍换来死亡威胁 哥伦比亚呼吁保护
bet3365也可以

苏尼加道歉后仍换来死亡威胁 哥伦比亚呼吁保护

📅 07-11 👁️ 3636